晚上边吃饭边看这个讲座。结果饭凉了。并且酒也忘喝了。
有一些感悟
1,我拿起了一本书——黑格尔的《小逻辑》。很巧的是我翻到这样一页,大意是:倘若我们看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假如我们对这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相互作用”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还没有进入概念,而只是站在概念的门槛上。正文底下有附释,大意是这样说的:倘若我们来考察斯巴达人的风俗制度和斯巴达人的性格两者之间关系的话,我们一方面可以这样说,斯巴达人有如此的风俗制度是由于他们的性格如此;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斯巴达人有如此这般的性格因为他们的风俗制度如此,这就叫相互作用。但是在这种相互作用的理解中,我们既未曾理解斯巴达人的制度,同样也未曾理解斯巴达人的性格。因为这两样东西来自更根本的东西,那叫做斯巴达精神,而精神是要用概念来把握的。
我读到这里心中恍然大悟。突然也就想起了中国的《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这个概念不只是杯子之类的器皿,还可以指一个民族的典章制度。那么“形而上者”就是不可被直接经验到、被感知到的,那叫道。所以黑格尔启发了我,使我突然领悟了《周易》这句话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也就是说我四年来思考制度和国民性格两者关系的时候,我思考来思考去,始终停留在器的层面。典章制度是器,国民性格也是器。精神才和道有关。斯巴达的文化精神,就是斯巴达人对道的领会。倘若我们研究中国的问题,研究中国的制度,研究中国人的性格,我们最终要研究到中国人对道的领会。
2,中西方论道路径的差别
1).西方的论道路径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姑且不讨论古希腊,就讲近代的。讲一个学说——康德哲学。
我现在拿起一块手表给大家看,然后说:“这是我王德峰的私有财产,”大家全都能理解。你们理解我这句话的原因或者根据、前提是什么?是不是因为我走进这个教室的时候,大家分明看见了这块手表戴在我左手的手腕上呢?不是这个缘故。我的手腕无法占有这块手表,手表是一种物,手腕是另一种物,此物无法占有彼物。
那么那个王德峰是什么呢?是超感觉的东西,超越感性的,不可被感知的,但是它真实,真实到什么程度?能够占有这块手表。这样的东西用英语叫person。这个person的真正含义叫人格。所以占有这块手表的不是被称为王德峰的身体的,而是被称为王德峰的人格的,人格当然超感觉,它不在这个感性世界里。康德哲学怎么说它呢?用一个词,叫noumena。Noumena在新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叫本体,和现象对立。
我们在学哲学的时候,一想到现象、本体这些非常抽象的范畴,总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现在我们知道它们有所指,而所指重要不重要?太重要了,指到我们每一个人了。作为你的身体来说,你是phenomena,作为你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来说,你就是noumena。
这样一种存在哲学上被讨论了,就是被论道了。一个重要的结果产生了——倘若你侵犯我王德峰的这块手表,就是侵犯我的私有财产,你其实在侵犯什么?人格。所以西方人有那句话了,叫“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文化精神前提——私有财产和人格直接联系在一起。
所以康德的哲学讨论的是让社会世界成为可能的基础,这就是论道。因为这个社会世界的根据如此。我们才应该根据这个根据来建立社会制度,那就是器。西方人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区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感性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超感觉的,用康德的话叫本体界或智思界。
2).中国的论道路径
以孔子作例子。比方说我们来讲一个虚构的故事,假如英国某一个汉学家对中国的学问尤其对中国的儒家学说感兴趣,那他一定要研究孔子,读孔子的书,有一本非读不可——《论语》。
假定这个英国的汉学家打开《论语》来看,他读着读着,困惑就来了——虽然他发现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概念,但是他后来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关于什么是仁说了不同的话。那么仁究竟是什么呢?
汉学家跟我讲,“哲学应当有严格的范畴推演,逻辑推理,最后要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看孔子的《论语》里就没有什么概念、判断、推理、范畴的演绎,这算不算哲学?”我马上反问他:“为什么哲学非做出你们那个形态呢?”他说:“那么我这样一个人怎么能理解你们中国的哲学呢?”我说:“就请你念其中的一段,慢慢地体会。”
这一段是这样的,宰予有一天问他的老师孔子:“按照周礼的话,父母亲如果去世,我们要服丧三年。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短一点?”孔子反问道:“假如你父母亲去世后,你服丧一年就吃得好,穿得好,你心安还是不安啊?”宰予回答说“我心安”。“今女安,则为之!”宰予刚走,孔子就忍不住说:“予之不仁也!”
我们继续虚构。那个英国汉学家过了一阵子来找我了,他说:“原来孔子在《论语》中虽然在不同的场合关于什么是仁有不同的说法,但其实有一个共同的主线贯穿其中。原来仁与不仁的区分,标准不在头脑的思考里,在心安还是不安里。而心安和不安是什么呢?是生命情感。所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孔子讲的哲学的真理,是从生命情感里讲出来的。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苏格拉底的善肯定是概念,而且最高的概念叫理念;但孔子的仁根本不是理念。是什么?生命情感。”
西方人相信什么?他们相信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可能在理性当中找到。中国人在做哲学的时候也要寻找普遍真理,所以它叫哲学。但是中国人寻找普遍真理不在理性中找,也根本没区分感性和理性,而是直接在感性中找,在我们的生命感受中找,从生命情感当中阐发普遍真理。这就是中国哲学的路数。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姑且不讨论古希腊,就讲近代的。讲一个学说——康德哲学。
我现在拿起一块手表给大家看,然后说:“这是我王德峰的私有财产,”大家全都能理解。你们理解我这句话的原因或者根据、前提是什么?是不是因为我走进这个教室的时候,大家分明看见了这块手表戴在我左手的手腕上呢?不是这个缘故。我的手腕无法占有这块手表,手表是一种物,手腕是另一种物,此物无法占有彼物。
那么那个王德峰是什么呢?是超感觉的东西,超越感性的,不可被感知的,但是它真实,真实到什么程度?能够占有这块手表。这样的东西用英语叫person。这个person的真正含义叫人格。所以占有这块手表的不是被称为王德峰的身体的,而是被称为王德峰的人格的,人格当然超感觉,它不在这个感性世界里。康德哲学怎么说它呢?用一个词,叫noumena。Noumena在新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叫本体,和现象对立。
我们在学哲学的时候,一想到现象、本体这些非常抽象的范畴,总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现在我们知道它们有所指,而所指重要不重要?太重要了,指到我们每一个人了。作为你的身体来说,你是phenomena,作为你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来说,你就是noumena。
这样一种存在哲学上被讨论了,就是被论道了。一个重要的结果产生了——倘若你侵犯我王德峰的这块手表,就是侵犯我的私有财产,你其实在侵犯什么?人格。所以西方人有那句话了,叫“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文化精神前提——私有财产和人格直接联系在一起。
所以康德的哲学讨论的是让社会世界成为可能的基础,这就是论道。因为这个社会世界的根据如此。我们才应该根据这个根据来建立社会制度,那就是器。西方人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区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感性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超感觉的,用康德的话叫本体界或智思界。
2).中国的论道路径
以孔子作例子。比方说我们来讲一个虚构的故事,假如英国某一个汉学家对中国的学问尤其对中国的儒家学说感兴趣,那他一定要研究孔子,读孔子的书,有一本非读不可——《论语》。
假定这个英国的汉学家打开《论语》来看,他读着读着,困惑就来了——虽然他发现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概念,但是他后来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关于什么是仁说了不同的话。那么仁究竟是什么呢?
汉学家跟我讲,“哲学应当有严格的范畴推演,逻辑推理,最后要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看孔子的《论语》里就没有什么概念、判断、推理、范畴的演绎,这算不算哲学?”我马上反问他:“为什么哲学非做出你们那个形态呢?”他说:“那么我这样一个人怎么能理解你们中国的哲学呢?”我说:“就请你念其中的一段,慢慢地体会。”
这一段是这样的,宰予有一天问他的老师孔子:“按照周礼的话,父母亲如果去世,我们要服丧三年。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短一点?”孔子反问道:“假如你父母亲去世后,你服丧一年就吃得好,穿得好,你心安还是不安啊?”宰予回答说“我心安”。“今女安,则为之!”宰予刚走,孔子就忍不住说:“予之不仁也!”
我们继续虚构。那个英国汉学家过了一阵子来找我了,他说:“原来孔子在《论语》中虽然在不同的场合关于什么是仁有不同的说法,但其实有一个共同的主线贯穿其中。原来仁与不仁的区分,标准不在头脑的思考里,在心安还是不安里。而心安和不安是什么呢?是生命情感。所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孔子讲的哲学的真理,是从生命情感里讲出来的。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苏格拉底的善肯定是概念,而且最高的概念叫理念;但孔子的仁根本不是理念。是什么?生命情感。”
西方人相信什么?他们相信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可能在理性当中找到。中国人在做哲学的时候也要寻找普遍真理,所以它叫哲学。但是中国人寻找普遍真理不在理性中找,也根本没区分感性和理性,而是直接在感性中找,在我们的生命感受中找,从生命情感当中阐发普遍真理。这就是中国哲学的路数。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